咸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它曾伴着艰苦年代的人们成长。对它,除了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纯真童年、纯粹的一种人生年代以及母亲对逝去的美好青春的诉说,还有我心中的一份特别情意。是我告别童年,走过纯真,逐渐步入成熟接轨现实的社会人时的心绪。 孩子们离开父母到镇上就读。吃饭的时候,孩子们一班班的按秩序打饭。他们清晨便起床,洗漱之后进入教室晨读,早自习之后,经过四节课的学习,现在,进食他们的第一顿饭。他们一定饿坏了,那份等待连同我也一起带入进去。他们的胃一定饿极了,饿极了。天气暖和还好,若是在冬天,可冷极了,因为地处该县最寒冷的地方。低温里的饥饿定是难耐而又更寒冷的。但孩子们是有序的。 孩子们一般是两菜加一汤(就只是汤而已,带点油星和辣椒粉),他们的下饭菜可要数那每周从家中带到学校的咸菜了。看着孩子们平静而尽兴地将口缸里的饭菜送入口中,我的心有些不忍。他们可正在长身体啊。咸菜,也将会成为他们今后童年的回忆。他们一定会记得饭后的他们会感到渴水吧?那么他们是否会幽幽地觉得孩童时的咸菜在给他们快乐的时候,其实对身体便不太好呢?咸菜是他们的伙伴,在艰苦的条件下承担了可口的下饭菜,要是没有它,饭儿定不会这样下口吧,肚子也一定因进食太少而早早抗议吧。 如今,不见孩子们已两年有余了。也不知有改变没?

周末的炒肉片一定还在,而孩子们的咸菜伙伴可以退出休息。那么,咸菜的量儿递减了吗? 孩子们咸菜下饭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脑海里,散不去。总会在某个场景中触景生情,在心中化开浓浓的愁绪。心会很疼,很难受很难受。 咸菜啊,承载了我童年的回忆,但孩子们吃饭的情景,却让我想不起童年的回忆,只有孩子们平静尽兴的用咸菜下饭的镜头牵绊着我…… 

 天又渐渐冷起来了。听说,今年会特别的冷。孩子们又要与刺骨的寒冻作斗争了,衣服暖和吗?路口迎风的那棵树上现在挂满了剔透的冰条子了吗?冷,静默的冷,实实在在的冷。愿孩子们坚强并从现在开始努力着。建寒冻下的温暖,让咸菜成为偶尔的休闲品抑或烹饪佐料。 

 后记 

 自家腌制咸菜的食用量与生活水平高低成反比例关系。希望孩子们健康幸福地生活并成长为具备拥有健康幸福生活的能力的下一代。

 

 

说来好笑,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小康时代,当人人天天喝牛奶吃肉鱼的时候,我却独爱吃咸菜,一日不吃就没胃口,以至于家人讥笑我是红薯八字咸菜命。   

我对咸菜情有独钟,完全是幼时受母亲的影响。在旧社会,缺衣少食,外祖父母靠一缸缸咸菜把几个儿女抚养成人,母亲从小便养成了吃咸菜的习惯,这习惯在全国解放后灾荒不断的五六十年代居然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到我出生时,正值文革后期,食品供应依然紧张,一切凭票供应。由于物质匮乏,乡亲们从年头到年尾难得吃上几顿肉鱼,到了青黄不接的夏秋交替之际,甚至蔬菜都没得吃,倒是那漫山遍野的野菜,被人们腌制成一坛坛咸菜,成了农家桌上了主菜。童年的我,经常听母亲讲一个咸菜的故事。说是很久以前,某县某村庄发生地震,只有三户人家幸存,一户是地主,身上藏着金砖,另两户是穷人,家中除两坛咸菜外一无所有。这时地面已找不到任何食物,地主饿得慌了,提出用金砖换穷人的咸菜。穷人甲不肯换,穷人乙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买卖,就换了。结果,见钱眼开的穷人乙全家人都死光了,两坛咸菜救了地主和穷人甲两家人的命。这故事给我幼小的心灵很大震动,从此埋下对咸菜深深的爱。   

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责任承包制后,乡亲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一日三餐能够吃上蔬菜,月月有几顿肉鱼了,但我依然爱吃咸菜。一则家里穷,舍不得买肉鱼,二则那时我在远离家门的上架中学读寄读,学校食堂只管包不管菜,只有靠自己周末从家中带来。我们不敢带新鲜蔬菜,因为隔夜就会馊,只有带咸菜,什么咸萝卜啦咸豆夹啦咸口老啦等等,都是母亲亲手腌制的,用茶油、蒜葱和调料品将其炒一遍,香喷喷的,而且能吃上一个礼拜。   

那时,班里同学斌斌的碗里经常有鱼肉,因为他爸爸是我们中学的校长,家里条件比我好多了。可他的学习成绩没有我好,经常抄我的答案,有时作文都要我帮他写。我每回帮他做篇作文,他就从家里偷几块雨啊肉啊荷包蛋啊之类的好菜“奖”给我。然而“好景不长”,有天我们这个秘密让老师发现了,在做课间操时当全校同学的面点我和斌斌的名批评。一时间,我在全校臭名远扬,成了同学的笑料。那天吃晚餐,一个爱恶作剧的同学故意捧着碗走到我面前,夹起大块的瘦肉津津有味地嚼着,并炫耀道:“想吃吗,帮我写篇作文啊。”我看看自己碗里几块干巴巴的咸萝卜,觉得生活太不公平了,狠狠把半瓶咸菜倒掉了,硬是赌气饿了一天。母亲知道后,教育我:“吃得苦中苦,能为人上人。努力读书吧,将来有出息了,想吃咸菜都吃不到呢。”听了母亲的话,我的气顿时消了。从此,我更加发奋努力读书,各科成绩总是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期期是三好学生。遗憾的是,就在我满怀信心要考重点中专的时候,中考前夕我却因为急性胃溃疡住进了市人民医院。医生告诉我,我的病是由于长期吃咸菜缺乏营养和饥一餐饱一餐造成的。出院后我已经错过了中考,而那时如果重新复读初三再参加中考,就不能考中专了。次年春,年仅五旬的母亲病逝,家里欠下一笔债务,我不得不选择了一家不能分配工作的成人中专学校读财会。我没有想到自己真的成了咸菜命。   

1992年7月我中专毕业,开始四处流浪。先是随村里一个木工师傅去广东韶关市的山区学做木工,打算学成后进韶关市家具厂工作。我学了不到三个月,就听说那家家具厂不会招工了,只好回到耒阳,在建筑工地卖苦力,在私人米粉厂打工。那时,工价很低,老板又心狠,每月只能赚六十元工资,我做了半年就离开了。我就借了几千元钱,在街上摆起了书摊,后来又开起了书店。在那最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为了节约每分钱给父亲还债,不得不餐餐吃蔬菜加咸菜。每当我想吃鱼肉的时候,就拿母亲生前的教诲安慰自己,白天,拼命劳动赚钱,晚上,伏在昏暗灯光下看书写作。1995年冬,市水泥厂公开招工,我在几百名应试者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用,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年的流浪生涯。有了工作,我住的是单位宿舍,吃的是单位食堂,生活慢慢好起来,竟然难得吃上一餐咸菜了。   

岁月在一点点流逝,故乡的咸菜早成了少时的记忆。父亲进城看望我,总少不了带一袋腌制的咸萝卜。吃着咸菜,我恍惚回到过去走过的艰难岁月,想起母亲的教诲,我有种伤怀的感觉。是咸菜,伴随着我逐渐成长;是咸菜,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是咸菜,使我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挚爱,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总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iledepunefish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